這篇來介紹高雄捷運的設施吧!
首先進站,
少不了的就是電扶梯、電梯跟樓梯吧!
雖然北捷跟高捷也都取消了靠右站立、靠左通行的規定,
但機電承包商早已漆繪完成得照合約驗收,
所以才會有中間劃線的情形囉!
(北捷已經陸續將各站的手扶梯中間的分隔線塗銷)
(電梯部份後續再補圖)
接著,進入站體的售票區,
一樣也有廣告燈箱。
一樣也有緊急逃生指示,
不過跟北捷不一樣的,
還在空中明顯懸掛指示燈,
更利於緊急時候逃生用。
站體各處出入口附近與月台區也有設置旅客資訊系統跑馬燈,
告知列車到離站資訊。
除了旅客資訊系統外,
在車站進閘門入口附近都有設置雙面的LED電子鐘,
時間跟捷運中央行控中心是連線同步的。
當然,出入口資訊是不可少的。
接著,要買票囉!
如果沒有持有現行南部七縣市共用的「Taiwan Money卡」
或是高雄捷運公司整合高雄縣市與捷運專用的「一卡通」外,
那就得買單程票囉!
買票的方式跟北捷不太一樣,
購票時比起北捷的傳統售票機還要聰明、自在點。
首先先點選觸控式螢幕要到達的車站,
(就是那個紅橘線路網圖)
你可以自由選擇要先投幣或是先點選要到達的車站,
(可以投幣也可以放紙鈔)
掉出來的票不是磁卡,
而是塑膠的IC代幣。
北捷也將在新莊線通車起全面改用IC代幣,
目前已經積極的更換各站的自動驗票閘門。
進閘門時,
無論你是用儲值卡或是單程票代幣,
都只要輕輕感應「感應區」即可迅速通關,
比起北捷現用的三叉式旋轉們要來的快,
且每分鐘可服務更多通關人數。
如遇到跨年等大型活動,
閘門更可設定開啟不關。
如果你以為這樣可以逃票,
那就錯了!
如果沒有驗票通過閘門,
該閘門就會閃燈「逼逼」大響。
通常如果設定閘門開啟,
就一定會有票務人員在旁監票。
到站後,
離開付費區前,
持單程票IC代幣的旅客,
必須將代幣投入回收孔內,
如果應付票數不對,
閘門會發出「逼逼」聲響,
IC代幣也會從旁邊的孔掉出。
根據研究,
使用IC代幣比起使用磁卡會更有效率、
更能快速通關。
磁卡系統成本雖較代幣便宜,
但後續維修將花費更多成本、
準確率也沒IC代幣佳。
世界各國新建的捷運系統,
單程票也紛紛改採IC代幣系統。
另外,
標示系統也全面使用燈箱指示,
更利於乘客辨識該往何處走。
惟高捷設計的缺點,
在於英文字體上太小。
月台區內,
除了剛才介紹的旅客資訊系統(跑馬燈)外,
高雄捷運紅線與橘線地下車站全面設置月台門,
除了可阻隔噪音、防止旅客跌落外,
亦可防止站體的冷氣飄散到隧道區以節省能源,
站在月台更能清楚的聽到廣播內容。
除此之外,
如遇緊急火災事故,
捷運車廂發生火在事故時,
月台門可全面阻絕煙霧飄散到站體,
車廂旅客可從旁邊的逃生門由站務人員引導逃生;
反之,如站區火災,
可以自動或手動打開月台們透過隧道內的通氣井排煙。
以商業立場來看,
捷運公司可以在月台門的上方、
(列車到站指示燈兩側,不含路網圖)
部份月台門2側的強化玻璃可賣廣告來挹注營收。
這部份是參考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城市作法。
(高捷與北捷的月台門承包商就是「新加坡科技公司」)
目前北捷新莊線與內湖線也都全面設置月台門。
(不過高捷高架段因應台灣氣候,就沒有設計月台門)
車廂內,
除了上回跟大家介紹的三叉式扶桿,
(只設置在車門前,也是參考北捷的缺失)
在走道中央除了2側的軟式塑膠握把外,
(也是參考北捷的缺失,如果太多人時,
站在中間的乘客會無法抓到2側的握把,
造成推擠容易跌倒受傷)
還設計了2支立桿供乘客能夠抓扶。
整個車廂設計是由設計保時捷公司的工程師設計,
座椅雖然同樣是硬式的塑膠,
(為了防火)
但都有加入人體工學設計與防滑設計,
做起來舒適且不會滑落,
這是目前世界上各國少見的設計。
以綠色的設計與政黨無關,
設計師考量民眾從艷陽高照的外頭進來,
除了冷氣恆溫系統比起北捷更做到更符合人體適應的溫度外,
視覺設計以綠色來緩和大家煩躁的情緒與清涼感。
另外,
PIDS顯示器的設計僅設計單邊,
另一邊貼上路網圖。
個人覺得應該要兩邊都有裝上才好。
依照立法院制定的大眾捷運法規定,
在捷運車廂與付費區是不可飲食的。
不會因為高捷就有例外喔!
前幾年也將輕軌捷運也納入大眾捷運法規定,
高雄輕軌環線一樣適用囉!
先聊到這,
下回續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