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社論》世運閉幕 高雄奮起

2009-07-26 中國時報 【丁允恭】

○九年世運大會,今晚將舉行閉幕式,精采燦爛亦將可期。此次高雄主辦國際賽會,讓臺灣久經壓抑的主體意識及與世界連結的渴望獲得紓解,票房與商品也出現「開低走高」的熱潮。 「世運」兩字,滲透這座城市,深入街里巷弄、深入每一個階層。  

雖然國家代表隊的名字「中華臺北」裡面沒有臺灣也沒有高雄,世運在高雄,仍展現無與倫比的穿透力。這樣的穿透力,來自於一種強大連繫的共同感。高雄,就是這樣一座屬於共同感的城市。 

許多高雄人,如數家珍地告訴你,到了這城市,應看些什麼,從數年前的城市光廊、愛河水岸及共桿號誌,到近期的愛河之心、凹子底森林公園、捷運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當然還有高雄巨蛋與世運主場館。標竿式景觀工程或建築物的出現,讓對城市的情感,有了足堪依附的地景。另外,觀光及影視產業,也充分行銷高雄;而高雄人熱情,也成為產業擴散推波助瀾的動力。 

種種城市發展的成就,不僅透過高雄世運獲得更好的行銷,也與在地的社群精神相互拉動,經由城市光榮感的締造,而反饋為更加緊密的共同感。 

共同感,這個特質,也讓高雄與臺北產生了強烈的對比,產生另一種城市的可能性。 

雖然有天母、永康街等區塊性的社區意識,整體上來說,
臺北的城市認同並不強烈,兩個城市,對各自的市民而言,意義也大為不同。臺北是抽象的,高雄是具體的;「臺北人」比較偏向一個形容詞,而「高雄人」則是一個名詞,前者是一種個人敘事,而後者是一個群體的概念。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高下的問題,或許以臺北個體的繽紛豐饒,並不需要這種共同感,又或者以臺北的生活節奏而言,這樣的共同感也太過黏膩沉重。但無論如何,經過這次世運,讓大家看見高雄,也看見打造另外一種「國際都市」的可能。與世界連結的都市,不是只有一種典型,也不必然只能深具個人主義色彩。 

另一個值得拿出來比對區辨的,是才辦過奧運的北京。規模與關注度數倍於世運的京奧,雖然一樣是透過集體力量所實現的,但這個集體力量的來源是國家而不是社群,是強制的而不是自願的,於是光彩之中,有更多爭議的陰影。而也正因為京奧的實現,主要來自國家的強制動員,賽事結束後抽離的空虛益加明顯。 

我們當然不能過度吹捧地說,高雄人對於世運的熱情全然是由下而上自主形成的,公部門的動員與強勢宣導是一樣存在的,但市民的呼應是具有主體性的,是來自社群、志願性的,也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相信,高雄世運的成就,得以蓄積於市民之中,而成為下一次群體行動的重要資產。 

需要注意的是,
高雄這種自發的社群意識,不只是由○九年世運、都市建設與影視成就等正面的命題所催動,也受到長年的南北之間發展政策不平等的負面催動。數十年以來,經濟發展及公共建設的利益向北集中,而外部成本與社會惡物則留在南方,「重南輕北」早就超過知識份子或政客的論述語言,成為市井小民間一種莫可奈何卻又理所當然的常態。光是這一年多內,從中央部會南遷的變卦、公廣集團設台與流行音樂中心核定的反覆遲滯,到「南電北送」的大林火力發電廠擴建計畫,就在在引發高雄市民的廣泛質疑。 

我們不敢說高雄被「歧視」,但有意無意的「忽視」是確實存在的,而對於這樣忽視,高雄人自然要以強烈共同感,凝聚溫和卻堅定一致的聲音,對中央的決策者說不。 

經過不同凡響的二○○九世界運動會,請正視高雄澎湃的共同感帶來的力量,見證另一種令人感動的城市特質,給予它更多應得的美好評價。也期待我們的國家,能以更充分的發展正義,回報高雄市民為臺灣爭取榮耀的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優惠碼分享] 無框行動

 快來申辦不綁約的自由電信-無框行動, 輸入我的推薦碼 KA5173ZT   就送連續6個月帳單折抵$100, 等同$450上網吃到飽6個月, 馬上來申辦吧 ➤  https://tw-shop.circles.life/cl/ref_url-add-KA5173Z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