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園,
位於高雄市中山一路上,界於民生一路與五福二路之間,
前身為中山體育場,
過去內有扶輪社認養的公園綠地、高雄市立體育場的「前金游泳池」。
我幼稚園的運動會也在這邊辦過,
(至今仍留有照片唷~)
國小六年級因為導師「特殊身份」,
曾經為高雄市中等學校運動會盡了點棉薄心力。
體育場內外也舉辦為數不少的體育賽事與園遊會賽事,
對面正式大名鼎鼎的大統百貨公司,
當時可是全亞洲第一個設置「透明電梯」的百貨公司,
五福商圈崛起數十年,
惟在十年前的一把火燒毀了大統五福店,
曾讓五福商圈黯淡一時,
也讓日本伊勢丹百貨進軍全台計畫破滅。
(大立伊勢丹即將於下個月結束與日本伊勢丹百貨合作,永遠撤出臺灣市場...,極可能復名為「大立百貨」。)
回到主題,
六年前在捷運開工後,
即計畫拆除原中山體育場內的所有設施(含前金游泳池),
(除了2000年南側已完工的城市光廊一、二期計畫)
重新規劃具有生態復育(緩衝帶)、防洪與休憩功能的「中央公園」。
(當時捷運R9站名尚未訂定)
高雄捷運公司當年與市府簽訂興建營運條約時即承諾,
會興建二期城市光廊與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
並打造大型的人工湖、水中小島以及大面積植栽的綠色計畫,
除了原本就規劃保留的高雄文學館,
還在居民的抗爭下另外保留了北側的紅土網球場。
更在環保團體的抗議下,
即取消大型地下停車場的興建計畫,
(造成現在後患無窮)
將原先的經費轉為美麗島大道計畫。
(即中山/新光路口至中山/八德路口的中山一、二路路段)
本站原經網友票選定名為「新堀江站」,
惟經網友與各方的建議下,
更名為現在的站名:「中央公園站」。
(Central Park Station)
中央公園站站體長度為194公尺的地下二層島式月台。
本站共有三個出入口,
中山一路東側人行道上有兩個出入口,
西側中央公園內有一個出入口。
此站由英國設計師 Richard Rogers 所設計,
最令人囑目的就是由黃色支柱撐起的超大型白色雨庇:概念是「飛揚」。
白色雨庇像是一片白色樹葉飄揚在中央公園的上空,
一號大型出口引進了自然光、綠色植被、流水瀑布等將自然的元素帶進地下車站,
機電設備與緊急出入口等都以綠色植被的土堤覆蓋,
使它和中央公園的自然景觀結合,
另類卻不異類,是目前和捷運美麗島站並列齊名的國際車站。
巨大的白色雨庇自2007年開始與中央公園組裝時就已經引起市民的高度關注,
高科技風格的雨庇得到了許多正反面的評價,
有人戲稱它是巨大的厚吐司,
有人認為它是白色的羽毛,
更有人覺得高雄捷運除了美麗島站這個外星人基地外又多了一台外星人母艦。
更有多數的言論在探討在臺灣多颱風的氣候,
這個必須由四輛大型吊車才載的動的200噸重雨庇會不會因強風出現意外,
或是開放式的川堂層會不會有漏雨、遊民逗留的問題。
目前以上狀況都尚未正式經過考驗,還是引起很多批評者的疑慮。
就雨天這一點,
雨庇本身其實已規劃了排水系統,
雨水在上層沿著雨庇的斜度匯流至中山路側的排水孔,
水流將會形成小型的瀑布直落入排水孔前的玻璃擋水層進入地下;
雨庇邊緣設置了阻水線防止雨水滴入站內,
站內也有大多數空間是綠色植被避免站內積水,
但實質的成果仍待高雄的雨季來證實。
除了具有四排手扶梯、三座樓梯、一座透明無障礙電梯、一座流水瀑布的一號出口,
其他兩座小型出入口也別具特色,
雨庇造型弧度如同一個巨大的勾,
各自面向五福二路與民生一路,
同樣由黃色的鋼管支撐。
弧型的最底端澤由混凝土結構支撐,
同時也有排水作用。
混凝土結構上與一號出口相同,
是以小片的白色磁磚拼貼而成,
當中還以銀色的鏡面磁磚混雜在其中,
在夜間會有如星芒的效果。
站內與其他站不同的是,
地面佈滿了內嵌的LED地燈,
以及顏色鮮豔的廁所設計,
活潑的設計呼應了這是年輕人的聚集商圈。
P.S.本圖文資料,部份取材於摩天漢版友hiroshiken的Blo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