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捷運(地鐵),
其實我更喜歡搭公車(巴士),
雖然速度不快,
但可以看盡街景百態。
在臺北,
搭捷運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高雄,
搭捷運是讓我感到很珍惜的交通工具,
就算他的票價計算遠比臺北還貴,
我還是會咬牙將一卡通的金額加到一定程度。
不過捷運不是萬靈丹,
由其他造價不斐、且效益不高,
經營上需要投注相當大量的人力與金錢,
世界各國的捷運都是靠「業外收入」(土地開發、廣告收入...等)來維持,
單靠票價是絕對不可能維持捷運系統的各種人事成本開銷。
臺灣很多縣市一直都在爭取興建捷運,
但他們都沒有想過後續經營問題是不是能夠維持下去。
當初高雄捷運BOT案為了提高廠商投資意願,
高雄市政府捷運局"不斷"上修預估自償率並高估運量,
高捷公司直到通車前2年才發覺"上當"了!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今天的桃園捷運綠線,
政治人物不應該好大喜功不去面對真相,
到時又弄出一個大錢坑來,
可不是桃園縣民買單而已,
是整個中華民國國民都得納稅去填補錢坑...
MRT非唯一選項,
別忘了還有臺鐵跟公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